草原牧医[六零]

第168节(3/4)

是好事还是坏事,以为是要糟了,见林雪君居然在笑,这才想定了应该是没事,竟也傻乎乎跟着一起笑起来。

    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牛棚看热闹的嘎老三本来一直挤不进人群,忽见围在牛棚外的学员们都往开退,没搞清楚怎么回事,站在原地还庆幸大家散开了、自己终于能看清咋回事了,忽然哗啦啦一阵酸臭液体泼过来,溅了他一靴子,甚至有液体溅在脸上。

    闻到臭味,意识到咋回事后,气得嗷嗷直叫,转身便跑——洗靴子去了。

    继续抽chou插胶管,继续给小母牛催吐的林雪君,一边拉动手臂,一边忍耐不住地望着嘎老三背影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学员们让远了距离,借着牛棚里昏暗的光,仰头望向那个骑在牛棚栅栏上,在寒冬中被溅了一腿一靴子臭东西,却还笑得出来的年轻老师。

    忽然生出种别样的敬佩之情。

    【小剧场】

    霞姐:林兽医皱眉呢,完了,小牛要死了,呜哇……

    霞姐:林兽医笑了,啊啊啊,太好了,小牛一定有救了,呜……

    …

    【六十年代有硫酸镁溶液,可用于破伤风(又称锁口风、木马风)的解痉疗法:25%硫酸镁溶液100200毫升,或用麻苦补劳一只(100毫升)静脉注射,阻止神经毒素的传导,缓解强直。——59年的《人民公社兽医工作手册》记载。】

    第152章 深夜洗胃团

    食草动物的大眼睛总是沉静的,此刻望起来仿佛还含着慈悲。

    反复刺激小母牛‘大俊’的肠胃多次, 直到温水带着大量干草被吐尽了,林雪君才停下来。

    低头打量大俊的呕吐物,只有干草、温水和少量细腻的玉米面。不行, 大量玉米面都还在它肚子里呢。

    “继续灌水。”林雪君跳下栅栏, 立即有两名学员补位上去接过漏斗继续给小母牛灌温水。

    林雪君伸手抚摸小母牛的肚腹,被水冲洗过一轮了,胃里的玉米面沉甸甸的仍很硬。假如瘤胃是个超大容器的话,大量玉米面吸饱了胃液和温水,像一件湿透的大棉袄一样变得格外沉重, 而且还紧紧黏在一起, 水冲进去都未必能将之打散, 想在催吐时让小母牛吐出来自然就难。

    抿唇抚摸着小母牛的肚子, 林雪君皱眉陷入思索。

    后世学到的知识, 在洗胃时如果病牛无法顺利吐出胃内容物,做法都是静脉注射针对酸中毒的药剂, 然后赶着让牛多运动行走,以此促进肠胃蠕动,帮助它消化和反刍。可是玉米面团在瘤胃里, 只要吐不出来拉不出去, 就一直发酵创造毒素和胀气,打再多针, 病牛都会反复发作,久而久之还是一样致命。

    必须把玉米面吐出去。

    小母牛散步运动的话,恐怕也无法让它把那么大量的已经成坨子的玉米面消化掉。奔跑或许还能稍微有点作用,但小母牛现在的状况根本跑不动。

    月色下, 所有人都时刻关注着林雪君的面色, 通过她的表情推断现在的状况。

    见她皱眉, 大家又担心起来。

    “吐一次还不行?状况没有好转吗?”来自第一生产队的好学少女海日走到林雪君身边,有些担忧地问。

    她在第一生产队曾经见过一只这样死掉的牛,他们生产队有一大片农田,专门种高粱和玉米。专家说玉米和高粱是拔碱作物,能让土地含碱量减少,变得更适宜农作物耕种。那年秋收时,队里的牛误入玉米地,第二天晚上就死了,倒在地上的时候肚子涨得像皮球一样,硬邦邦的。尸体四肢和脑袋都炸开着,死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,它都保持着那个姿势无法动弹。

    兽医赶到的时候只来得及尸检,一刀切下去,里面又臭又酸的东西爆开来,那场面很可怕,所以她至今都记得。

    林雪君老师在小牛死之前就发现了这个症状,是不是真的能治呢?

    “得把坏事儿的玉米面全吐出去才行。”林雪君盯了一眼放在地上、刚才用来帮助小母牛排气的木板,当即转头喊上两名有劲儿的学员,一人一边抓住木板两端,继续从牛肚子下方,自下而上地抬撞小母牛的肚子。

    通过这样的方式,一边抬起牛肚子使胃内硬邦邦的玉米面松动,一边灌水冲入牛腹,将松动的食物稀释进液体中。

    如此这般,下面的人一直抬木板撞牛肚子,上面的人一直灌水,待牛肚子再次鼓胀,林雪君又骑上栅栏抽chou插胶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小说推荐阅读: 尾巴给你玩[足球] 冰山社恐型门将我家进狗了!(亲兄妹1v1)今夜沉沦(亲兄妹h)成蝶蔚蓝物语近似爱人无限终焉如何成为森先生的最优解刑侦:假象表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