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没机会收拾?再者刚才徐乐隐约听到后方传来突厥号角之声,虽然乱战之中听不分明,但是他心中依旧警觉。如果突厥真有追兵杀来,玄甲骑精锐在军寨之中,后方都是老弱妇孺,绝不是突厥人对手。如果寨中厮杀一处,后方再有突厥铁骑追击而来,徐家闾的人纵然能离开恶虎口也难免伤亡惨重。
乡亲们一路随自己到了这里,眼看就能过上好日子,不可让他们随便折损。表面上自己已经掌握局势,实则依旧如狂风巨浪中行舟,稍有闪失就会舟覆人亡。
不过徐乐本就胆色过人,经历了这么多事心性也逐渐成熟,心中虽然紧张但是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。手中宝刀架在执必思力脖子上,脚下不紧不慢走向军寨大门。此时寨门已经被韩家兄弟打开,玄甲骑、河东六府精兵已经陆续冲入寨中。徐乐边向他们走边对执必思力说道:“执必少汗,你手下的人似乎不大在意你的性命啊。莫非你们执必家出了内乱?有人盼着你死?若果真如此,我是不是该成全一下他们,把你的头砍下来?“此时军寨里金鼓之声已停,突厥兵看着徐乐与步离压着自家少主也不敢阻拦,由着他们向自己阵中走去。韩约则带着部下迅速冲过来遮护徐乐,防范有人放冷箭伤人。就在两方即将碰头的刹那,却听身后传来阵阵号角呜咽之声,声震山谷清晰可闻。只听声音就知道,突厥追兵距离自己近在咫尺,片刻即至!
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逢(二十二)
山道上,徐家闾的百姓队伍蔓延开来如同一条长蛇一般等待着进入军寨。沿途攻下的两个军寨并未作为她们歇脚落足之处,而是随着大军前进的步子,一步步向山顶攀登。乱世中容不下太多慈悲,战火一燃,最先遭殃的永远是老弱妇孺。像徐乐这般在逃亡期间对乡亲不离不弃的,已经是少有仁主。普通的带兵之人,随行只要青壮,老弱妇孺一概丢弃,这也是乱世的生存法则,谁都没办法抗拒。这些老弱倒也不是白吃白喝,在韩大娘带领之下,这些人不但帮着玄甲骑准备饮食、照料伤病,打仗的时候替兵士看管坐骑,沿途突厥兵丢弃的那些刀枪盔甲,也要一一捡拾。大家都是过惯苦日子的,见不得糟蹋东西。那些突厥兵虽是坏种,但是他们身上的铠甲刀枪都是好东西,自然不能浪费。徐老太公在世时也没少向大家讲过,乱世中最值钱的一是粮草二就是这些盔甲刀矛,日后想要招兵买马练兵备武,又怎少得了这些?这些徐家闾百姓的车仗之上,如今除了自己的家当之外,不是多了些刀枪,便是堆着些甲胄。在夺寨时这些老弱自然帮不上忙,可是距离前阵也不甚远。等到寨门一开,精兵先行入寨,随后就是这些妇孺缓缓而行。可是这军寨地处险要,便是精兵想要上山也要费些气力,普通百姓行动自然更是迟缓。听到号角声响时,进寨百姓不足两成。除了号角声,已经可以听到马蹄声,显然追兵距离自己极近。有些百姓回头望去,已经可以看到执必家的青狼旗号。
骑兵行动远比百姓快得多,哪怕大家已经怕了大半山路,再大家丢弃所有辎重,这些青狼兵追上来的时候,怕是也得有三成以上的人被丢在外面。位于前方的百姓已经开始乱起来,位于后阵的就更是焦急,有些女人已经忍不住哭出声来。毕竟眼看活路就在眼前自己却要被关在门外,这等大喜大悲确实没几个人承受的住。
韩大娘此时却大喊一声:“都别哭了!你们哭能把突厥人哭死?”说话间她猛然从车上抽出一柄直刀拿在手中,又朝其他人喊道:“有哭的气力,便拿起刀来!突厥人杀来,怎样都是个死。不如跟他们拼了!多拼一时,便能为乡亲多争一丝活命机会。乐郎君绝不会不管咱们!只要乐郎君来,千军万马也不必怕!”
韩大娘此言一出果有奇效,众人听到“乐郎君”三字,心中的惧意大为消减。哪怕此时执必家的青狼旗已经清晰可见,这些妇人却也不怕了。从徐家闾出兵到现在,乐郎君不知过了多少险关,方才这军寨也看着牢不可破,结果乐郎君照样把它一一夺下。眼前这些突厥人又有什么了不起的?山路不好走,自己这些人攀登艰难,突厥人想上来也不容易。只要乐郎君赶得及前来,自己这些人就没什么危险。众人自慌乱中渐渐恢复,效法韩大娘的样子,自车仗上摘下沿途捡拾的兵器,手执刀矛对着山下。虽然明知自己这些妇孺与青狼骑厮杀无异于以卵击石,但只要能为亲族搏一条活路出来也心甘情愿。乱世中要想延续家族便得有这份志气,终究是五胡之乱结束未久,众人心中依旧存留着对乱世生存法则的敬畏,也有着这股不怕死的精气神。执必落落此时已来到队伍最前方,徐家闾百姓这番动作看得一清二楚。边地纵然民风剽悍,但是面对青狼骑还敢以白刃邀击的百姓也极为少见,至于妇孺更是一个没有。
这位乐郎君到底有何神通?居然能让百姓都甘心为其效死?执必思力现在处境如何?“阿贤设,你看山上的旗!”执必落落身旁军将指着山巅军寨大声惊呼,只见执必家的青狼旗已经消失不见,一面唐国公李渊的旗帜正在缓缓升起。这面大旗挑起,不但意味着军寨易手,更意味着唐国公李渊正式出手与执必部较量!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